找到相关内容1254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神智从义之台禅论辩

    徒”。并痛斥“废教求禅”者其实不知“何谓禅,何谓教”。此一段文亦为《释门正统》所引用。即前述“第三台禅顿渐之别”。  《三大部补注》,从义对于将学教听经看作方便事相中下之机,而将参禅看作真实深奥...然法味犹存。寻索心源,自可得其本意。若用台宗之一心三观,四运推捡,岂不是乱我祖师西来所传之清流。  对于此问,湛然的回答还是比较隐讳含蓄的。依宋代草堂处元《止观义例随释》五的说明,其大意为以下五点:一、...

    林鸣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4167744.html
  • 试论慧能南禅在岭南传播及影响

    顿悟成佛”’。(《高僧传》,《竺道生传》)可见,慧能的顿悟理论也来源于前人。  四、关于行住坐卧皆是禅定  首先提出这个理论的是《维摩经》。这部经里有这么一段话:  佛)告舍利弗:“汝行诣维摩诘问疾...人也,其本世范阳。厥考讳行瑫,武德中流于新州百姓,终于贬所。……贞观十二年戊戌岁生慧能也,纯淑迂怀,惠性间出。”(《宋高僧传》八《慧能传》)“诞师于唐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”。(《法海六祖法宝...

    达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467841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1)

    诸行果地圆满之意。 其尊形,身呈白肉色,坐莲华上,右拳在心前,手上持莲,莲上有香器,左拳置于腰上。此菩萨经常出现于大乘经典,如小品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上,《阿弥陀经》等。 ...七日,日日中间,读诵是经,正心正忆,正念正观,正思惟,正思议,正受持,正用行,正教化。 在《法华传记》十〈十种供养记〉中,鸠摩罗什曾说,若要供养《法华经》,须依经说,略备十种供具:一华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767914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

    长阿含经》四《游行经》所述,释迦牟尼于拘尸城双树间涅槃后,摩竭陀王阿阉世及波婆国末罗族、迦维罗卫国释迦族等皆欲获得舍利,但都遭到拘尸国人的拒绝。各国便商议将以兵力强行分取,战事一触即发。这时,香姓...,所以后世的舍利崇拜日益发展。据《阿育王传》一载,佛灭度百年后,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,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,由此开始,佛舍利崇拜突破南亚的范围,在整个世界佛教界流传开来,影响直到今天。历史上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968067.html
  • 晚明“狂禅”考

    。”[21]()这里所说的打破“敬”字,即打破程朱所要求的社会行为规范。明末笃守程朱的陆陇其,也曾以苏东坡说明狂禅,其《读张文潜江上诗因嘲》:“宛丘先生学颇坚,惜从苏氏杂狂禅;莫道纷纷浑似梦,人生...,1989.  [18]张君劢.新儒家思想史[A].黄克剑(编).中国现代学术经典:张君劢[M].河北:河北教育出版社,1996.  [19]杨向奎.清儒学案新编[M].济南:齐鲁书社,1985. ...

    赵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2968345.html
  • 唯识宗略说(1)

    尼泊尔发现。今有法译本及日译本)。其他的著述有《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》十六、《大乘广五蕴论》一卷、《大乘中观释论》等。  6.护法(Dharmapala) 唯识十大论师之一。生于六世纪顷。为南印度...6.《阿毘达磨经》 此经未传中土。  二、十一论  1.《瑜伽师地论》 梵名 Yogacarabhumi。弥勒菩萨讲述,无着记。汉译版本有北凉昙无谶《菩萨地持经》十、刘宋求那跋摩《菩萨善戒经》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968375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八)

      其中,虚妄之义,有三,略述如下:   1.虚假非实之意。如《成唯识论》八︰“有漏心等不证实故,一切皆名虚妄分别。”1《成唯识论》︰“唯识性略有二种︰一者虚妄,谓遍计所执;二者真实,谓圆成实性...爱念;五、非人所爱;六、诸天所护;七、火毒刀杖不加其身;八、心速得定;、面色光泽;十、命终心不乱;十一、未得胜法生于梵天。”  32.基撰,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十二〈增上意乐品〉,《大正藏》第43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568461.html
  • 小乘佛藏形态论(上)

    ldquo;分教”,不同的佛典(如《摩诃僧只律》一、《大涅槃经》三、《十住毗婆沙论》中的《念佛品》等)有不同的解释,按照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比较切合史实的说法,并糅合其他佛书上...一词早在部派佛教时期就已使用,只是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借用这个词并赋予新的涵义罢了。从《四分律)一、《中阿含经》五十四《阿梨吒经)已有十二部经的名称来看,它的出现当仅次于分教,也是较早的。   ...

    陈士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468562.html
  • 新罗僧与唐佛教

    ,他实际上把《释摩诃衍论》当作一种“圣教量’:看待的,这态度可以作为唐佛教的代表。到了元代,此论正式被编人藏经目录。《至元法宝勘同总录》()于《释摩诃衍论》目下注道:“此论蕃云有本,未至于此”。...由于经、论是佛教中最有权威性的表达形式,因此,它们的功能远远超出一般注疏的范围。  首先要提到的是《金刚三昧经》。此经目录原见梁僧祐《出三藏记集》三:《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》。所谓“异经者,盖先出之遗文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4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字词注释(2)

    此期间,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,并学吠陀、祭仪等。于佛教以不淫,受持诸戒,称为梵行。又于长阿含卷十上经’,以具足禅,于八解脱中,逆顺游行,称为梵行具足。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...方志卷上‘凡人极位,名曰轮王;圣人极位,名曰法王。’(二)菩萨之尊称。据华严经卷二七载,菩萨于受职时,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;以其具足佛之十力,亦能转十善道,故称灌顶法王。又大宝积经卷九密力士会载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969033.html